談到藝術、創意、設計三者間的關系,作為我們設計師應該把“藝術”與“創意”都整合在設計過程中。而面對創意掛帥的現代,似乎對創意的評價都是正面的,認為有創意就是好的,其實呢?有創意的壞作品比比皆是。應如何將自己的創意或是別人的創意做出對比、選擇和利用,還是在考驗著設計師的思考邏輯和準確的判斷。一般觀察設計作品的好壞的標準,差不多都是由空間美學來評斷,我認為空間美學不該是判斷作品好壞的唯一關鍵,雖然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美學品味倍受推崇的杜文正認為:在他心中,空間美學加上人文美學,兩者都有水準的演出,才是真正的好作品。才能把空間解讀的更加完美。但可能是由于空間美學本身的迷人特性,所以無論是設計師或是在具體設計案例里,總在追求空間美學的過程中,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隱含其中的人文因素。通過多年的設計實踐證明,在設計的因素里人與空間應是同等重要的,對使用者的尊重、了解與關懷是設計師不能忽略的,而空間能否反映出使用者的特質,就是人文之所在,可能是生活、是文化、是藝術、也是美學,應隨著設計師的思考,自然而然的反映在設計里。
要掌握空間設計的合理性,其實不難,首先要會“讀空間”,就像經驗豐富的老醫生能很快地掌握到患者的問題。每一個空間都有其特點,有優點有缺點,設計師就是要盡量去發揚其優點和補救改正其缺點。發現問題,設定問題,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,就是設計,解決的方法中或許有一點點藝術,或許有一點點所謂的創意,增添了設計的精彩度,但即使沒有,也不致成為一個錯誤的設計,何況美學的包容性隨著時代的前進愈來愈寬,各種風格迥異的藝術表現和理論就可證明。將人文特質于空間中表現出來,其實就屬于藝術性的一環,人是最難捉摸的設計因素,但也不可因此忽略它。真誠的面對,將其當作設計中唯一的感性因素,設計工作則更具挑戰性。設計師可以通過美術、音樂、文學、戲劇等多種表情的藝術領域來培養藝術的美感,提升內在人文素養的更高層次,只要用心,要成為好的設計師其實并不難。
賈木匠裝飾 設計師 云斯琴